Saturday, November 22, 2008

秋末随笔

下雪了。

点点飞雪而已,比较象碎冰。

不是第一次看到下雪。但,还是有点点喜悦。

----------------

Juggling between four different paper topics and life. Reality sometimes gets blurred…

Had dinner with some classmates recently. And a third-year phd peppered the conversation with warnings against getting sucked into the phd route, citing the high divorce rates, low pay and also the reality that it takes at least 6 to 7 years before one is likely graduate. That is a darn long time.

----------------

不知是不是因为冬天将近。心情最近都有些闷闷。也许因为老闷在家里吧。

但,最近平都很疼惜我。有时,看着他,会觉得,我其实什么都有了。有个家,家里有个人,不管怎样都会照顾我,对我好。这就是实在的。其他的,都是虚的。不是吗?

人,也就如此,没有什么理由可以不开心了。

--------------

just received the news of the south street bridge closure that is going to wreck serious traffic damage for 24 months. Ugh. And we will be residing here for 8 of those months.

South street bridge is a main artery linking university city and center city. And it means we have to take a longer route to the asian market plus that there’s going to be serious jams along walnut and chestnut, the two streets bookending us.

And somehow, the bridge closure and its effects highlights the reality of life that sometimes seems just like a dream….

Wednesday, November 19, 2008

原乡人

昨夜,因为google很伟大地添加了video chat这个功能,终于能够在网上和老爸面对面聊天。看得出爸爸很开心。因为他频频说我漂亮了。会真心说我漂亮的,除了平,就只有我老爸吧。

最近,碰到许多触我心根的事物。

广东课上,老师播放了《忘不了》这部港片。是一部不一样的爱情片,拍得蛮细致,催人泪下。班上几个女生都看得哭了。我也泪眼婆娑,但真正让我流泪不止的,是最后张柏芝同她父亲的那一幕。父亲对着小孩子说给站在一旁的长大的女儿听:“我不管你做什么,只想你做之前跟我说一声。我只要知道就好。”争执了一辈子的父女,就这一个简单的心结,终于解开了。

我呀,其实是个不孝至极的女儿。

单看我学什么方言就知。福建话客家话不学,偏偏学和我没关联的广东话。

最近在电影课和文学课上,也都碰到许多系根的词语,人物。

电影课就碰到侯孝贤,杨德昌,两个广东梅县的客家人。

文学课则是吴浊流,钟理和,也是客家人。

读的时候,感觉奇妙。他们用的客家语,感觉那么陌生。却是自己父亲的语言。
是客家人写的呢。而且,是和自己祖先来自的同一个城镇的客家人。
也许,几千年前。我们的血缘,来自同一个人。长得什么样子,有着什么性情?
我们又是否有着相似的 一些什么呢?

人,为什么总有些不由自主地想寻根呢?知道自己来自何处又如何?

真的,为什么一定要知道?

叶落归根,化作春泥。

但若根植繁复如丝如网蔓延,飘零的枯叶又该落归何处植根?

原乡人。何处是原乡?

是祖国吗?祖国又是那?生长之处吗?新加坡?还是祖籍之处?中国?中国那么大,归至北京算不算?还是终归还是得回广东?但客家人,又并非源自广东。
有朋友曾给平和我算过紫微,说我们两个,命定漂泊。看看我们未来的几年的打算,也的确如此。

我们的根,是我们的家。偏偏我们老是搬家。

有时,也不知道这样的生活值不值得。居无定所。有时想买个漂亮一点的家具,或多几个锅铲,都会想一年后搬家麻烦而作罢。

昨天在上中国画课时,老师讲到了明代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沈周。一生八十二年足不出苏州市方圆百步之外。从未应举,朋友相见,都是朋友来访。绘画无数,飘然一生。

像个乡巴佬。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不好吗?自足,写意。更重要的是,如意。

偏生我就是做不到。

我相信,不管最后结果如何,试过就无悔。

就家这个概念,模糊了点。

原乡人呀。

Tuesday, November 18, 2008

十一月半

快十二月了。以前最中意十一月。今年却因为整日都埋首写作业,十一月都过了近一半也没发觉。

学期末的来临,总是带着压力。交Finals的压力。就是这个时候,平就会很幸灾乐祸地说,早跟你说别读了。花钱找罪受不就如此。

有时,还真的会想想,值得与不值得。

昨天赶功课,几个同学整个周日都窝在图书馆。不年轻的人,花样年华就如此消磨在四面都堆积书尘的房间,研究着两个汉代人讨论天气。阴阳雨雹讲个半天。

到底在干嘛啦。

但,偏偏。还是觉得值得。

不知所谓又如何。有些事,有些人,就是甘愿。

Sunday, November 09, 2008

一一道来

花了近四个小时,看了电影《一一》。

淡淡的一部戏。拍得很细,很用心,很长。一百七十三分钟。边看边做笔记,不知不觉,已过了一个下午,仿佛是一个人生。

不是第一次看这部电影,但记得不多。因为是好几年前。也因为,电影本身,太过内敛,无波无浪。看了,就如暖水洗身,水过无痕。就记得,一个小男生,爱拍人的后脑勺。一个女生,为着忘记丢垃圾而内疚着。

电影好静,又很琐碎。人物很多,都勾勒得很细。 每一个都特别,也就都不特别。每一个,都是一个个体。导演说,所谓《一一》,就是一个又一个的个体。人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但都是一点点。这儿一点点,那儿一点点,慢慢地,一点一点编织成一部电影。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孤岛。这句话,听过。但在《一一》中,却那么明确地强调。同是一家人,你是如此的亲近,也如此的陌生。我不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你也不知道我看重的是什么。同一屋檐下,却是陌路人。

戏如人生。这一句话,从没这么真实过。朋友比我先看,投诉说是这学期最难看,最闷的戏。因为,人生,本就如此,平凡沉闷。尤其是他人的人生,看起来,那么地普通,乏味。小男生被欺负。女生第一次恋爱。中年男人挫折。女人的困惑。以红事启始,白事结束。人生本如此。空白,琐碎,丑陋。所有压抑在心里的秘密,是那么的无可谓。却又那么残酷地一层层地剥夺人可贵的纯真。以致一个才八岁的小男生,在望着一个刚出生的小婴儿,会感概地叹老。

你看不到,所以我拍给你看。我们看不到的又何止如此。而看到了,又如何呢?就会明白吗?不明白又如何? 明白了又如何?再活一次吗?没那个必要。人生,一次也太累。

也许,又会很快地忘记这部电影。但年龄会让人记住不一样的东西。在观戏时,心中,有些不知什么,却在慢慢沉淀。也许,因为,我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