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來西岸後,周日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待在家裡。剛開始是因為還沒買車,出門不太方便。在這裡也沒什麼認識的朋友。所以也沒什麼出門的理由。
在家裡,多數的時間在打理新家。整理帶來的書呀、衣服呀、新買的家具呀。也接了一些翻譯文案等工作。然後就看看書,看看戲。看了一些台灣的綜藝節目,竟然開始聽台語歌。
聽到台語歌,總讓我想到父母。
媽媽是福建人。我很小很小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是給婆婆帶的。我們說的婆婆,指的是外婆。我婆婆不太會說國語,只會說福建話。也就是閩南話。可惜的是,跟著婆婆的時間太短,我大概四歲就被媽媽接回家。所以,一直都沒學會閩南話。以致後來每次去看婆婆時,都聽不太懂媽媽和婆婆在說什麼。其實,也是自己沒心學吧。否則,有一段時候我們每周日都和婆婆吃午飯,要學,還是學得會的。
以前,總認為,閩南話是我父母說的語言。是個很土很土的語言。是個充滿髒話的語言。從來沒想過,這個語言,也有它美的一面。
直到我開始看台灣的節目。開始的時候,是在看那些綜藝節目或偶像劇的時候,聽到主持人偶爾穿插在節目中的台語。會覺得很好笑。那熟悉的音調,和偶爾認得出的字眼,會讓我覺得很親切。那感覺,就象是在櫃子中翻出一件小時候披過的棉被。有些破舊的溫暖。而間中陸陸續續也開始聽到一些台語歌。而這些歌,完全顛覆我以前對福建歌的認識。 才知道,原來台語歌也可以那麼動人。 台語歌的定義,並不限制於我之前以為的陳雷七月歌台式的《望春風》。
一直都記得,在聽到江蕙的《落雨聲》的那一刻。在聽到“世间有阿母惜的囝仔尚好命”時,我流淚了。和父母之間隔著一個海洋的距離是我一直都不敢去想的事實。這首歌,讓我質疑太多我所做的決定,也提醒我太多我不願與不能想起的事。如果之前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不忍聽,這一首歌教會了我。
而今天,聽到了《家後》。這首歌,讓我想起的,不是我父母。而是我婆婆。
我婆婆,是個很傳統的婦女。她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含笑”。一直都不知道我婆婆這個名字是誰取的。我想,無論是誰,這個名字都是一個祝福,願這個女孩兒,能夠笑著面對人生。
其實,我對我婆婆,不能說很了解。我並不是一個特別孝順的孫女。小時候,還會每周日去婆婆家吃飯。長大後的我,除非是媽媽特別提醒,否則也不會主動說要去看婆婆。其實,我很喜歡吃婆婆做的菜的。婆婆知道我喜歡她做的高麗菜, 每次知道我會去吃飯,都一定會做給我吃。那個味道,是連媽媽也做不出來。
在我印象中,婆婆身體很健朗的。記得我結婚的時候,是婆婆幫我們准備所有傳統習俗該用的和該做的一切。結婚當天,她早上五點就來到我們家,幫我梳頭。宴會時,她看到我忙著招呼朋友一直都沒吃東西,就一直跟在我後面喊我。當時我朋友都好佩服她,跟我說你婆婆真的很厲害。
婆婆十六歲就生下媽媽。媽媽是大女兒。婆婆一共有六個孩子。兩個兒子,四個女兒。孩子們都是健康的。現在,也都給婆婆添了好多孫。應該是婆婆安享天年的時候。但從爸媽的談話中,我知道,婆婆一直都不曾為這些孩子放過心。婆婆和公公兩個人之間近六十年的婚姻了。做為孫子的我們,並不能說了解。記得好幾年前發生了一些事,讓我們幾個孫輩很為婆婆不值。但一切都過了。我只知道,婆婆對公公,一直都是不離不棄。不管發生什麼事,婆婆從來都不曾說過公公的一句不是,也從來都不曾怨過誰。對婆婆那個時代的女性來說,既然已經嫁了,那就是一生了。“離婚”是她連想都沒想過的詞。丈夫,無論好壞,是一輩子的伴侶。
所以,在聽到“阮將青春嫁置恁兜, 阮對少年跟你跟甲老。人情世事已經看透透,有啥人比你卡重要”的時候,我會想到我婆婆,在照顧現在體弱多病的公公的樣子。因為,如果有誰能夠做到“吃好吃醜無計較,怨天怨地嘛袂曉。你的手我會甲你牽條條,因為我是你的家後”的話,那就只有我婆婆。 而想到這,會讓我莫名心疼。
有一日咱若老 找無人甲咱友孝 我會陪你
坐惦椅寮 聽你講少年的時陣 你有外摮
吃好吃醜無計較 怨天怨地嘛袂曉
你的手我會甲你牽條條 因為我是你的家後
阮將青春嫁置恁兜 阮對少年跟你跟甲老
人情世事已經看透透 有啥人比你卡重要
阮的一生獻乎恁兜 才知幸福是吵吵鬧鬧
等待返去的時陣若到 我會讓你先走
因為我會嘸甘 放你為我目屎流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小时候竟敢看不起我们福建方言?
ReplyDelete小時候不懂事嘛。
ReplyDelete而且,福州張少爺,什麼叫“我們福建方言”啦,你們福州人隨隨便便跨界管事不好哦。